設計“與電動汽車息息相關的生活”
2009年8月2日,產品首席設計師井上真人在推出“日產LEAF”的首個記者招待會上感言道:“這款汽車的外觀不僅僅要設計成讓人一眼即可分辨出這就是‘日產LEAF’,還要起到讓人感受到汽車主人是零排放汽車新時代一員的作用。”
從該話語之中可以感受到井上真人完成“設計出暗藏轉變汽車歷史可能性的汽車”這樣一項艱巨任務的自信與底氣,井上真人目光停留在印有感言的新聞發言稿時,不由得想起約兩年前的事情。
井上真人于2007年秋天著手設計“日產LEAF”,也就是完成對在東京車展上展出的概念車“PIVO2”進行設計不久后的事情。
井上真人感慨道:“那真是一項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工作啊!”
設計全球首款量販型電動汽車,這是讓設計師倍感榮耀的使命,勾描出也許改變未來100年生活的汽車,獲得這樣一個機會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井上真人說他由于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對電動汽車的設計抱有強烈的興趣,因此他十分有自信。而且還在公司內部集合了有志之士成立了“電動汽車研究小組”,利用工作之外的時間集中一起勾畫電動汽車的草圖,并將重點放在“一旦汽車實現電氣化、究竟會存在何種可能性呢?”這樣一個主題上,熱烈地展開討論。
正由于井上真人比任何人都更深地意識到電動汽車在日常生活中普及的重要性,因此他感覺設計電動汽車并不是件容易的工作,作為量產車首次問世的電動汽車之中包含了重大的社會責任。
井上真人說:“當然,符合新時代汽車特征的圖標型外觀必不可少。但是,環境問題是人類共同面臨的課題,電動汽車蘊藏著極大的發展潛力,因此我們必須設計出深受世界人們喜愛、讓人廣泛認同的汽車,也就是說,這款電動汽車必須是一款實用性較高的汽車。如果設計出的電動汽車讓用戶發出“啊,這就是電動汽車嗎”這樣的感慨,用戶連很細微的瑕疵都能發現,也許這將導致電動汽車的普及延遲數十年,但堅定地走圖標型外觀路線決然不會導致最終的失敗。”
井上等設計師團隊最開始采用“與電動汽車息息相關的生活”為主題勾描素圖,這是一項集思廣益的作業。他們構想如果能通過IT實時顯示最近的充電站位置,可讓駕駛員更加放心,如果在乘車之前通過手機即可遙控空調,就可為乘客創造更多的舒適性,他們的討論熱火朝天,一幕幕生活上的細節構想慢慢浮現。
井上真人說:“我們勾勒出100幅‘與電動汽車息息相關的生活’的構想素圖,通常在設計量販車的步驟之中,幾乎不需要勾勒汽車之外的素圖,但是,電動汽車滿大街行駛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樣子?而電動汽車的普及將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何種便利性?人們通常對此毫無概念,我們團隊的技術員構想出生活的所有場景,通過描繪出詳細的“未來構想圖”,可讓設計部門與企劃、研發等部門形成共同的概念及印象,結果證明,這個步驟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在設計電動汽車過程中,日產汽車的設計團隊構想了兩個思路相反的主題,即讓人一眼可認出是電動汽車的圖標型設計及深受全球人士廣泛認同毫無差異感的實用車設計,以此拉開了設計“日產LEAF”的序幕。
“符合電動汽車特征”及“電動汽車必要性能”兩種設計理念的融合
圖標化及實用兩種設計理念的共存,也可說成是一項追求 “符合電動汽車特征”及兼備“電動汽車必要性能”的作業,總言之,這是一項關乎“電動汽車的設計與標準制定”的工作。
井上列舉了兩點作為帶有象征意義的事例。
第一點是車身前端的設計。車身前端縮減壓低成富有特征的V字形及在比發動機罩部位高出的位置上安裝的LED車前燈是決定“日產LEAF”外觀印象的要素之一。
井上真人說:“由于電動汽車采用小型電機代替發動機作為動力來源,因此與汽油車相比,功能零部件安裝并不需要太大的空間,我們一直在考慮如何利用這個特點設計出更加先進的汽車外觀。”
井上說他們的設計團隊決定采用駕駛室前移(前車窗向前移的設計)這樣一種時尚的外觀設計思路,這樣一來不需要發動機的前端位置就顯得非常緊湊,尤其左右角被大幅縮減,非常富有特征。
井上真人說:“我們為了縮減發動機罩面的面積,將兩側向下調,這種高度即使是汽油車也無法做到。”
但是問題存在于車前燈之中。車前燈距離地面的最低高度由基于安全理由制定的標準而決定,距離地面的位置不能過低。為了保證照射面積,電動汽車的車前燈有必要設置得與常規汽車一樣高。
井上真人繼續說:“我們通過調低發動機罩面的高度,相對可將車前燈往前延伸,盡管我們一開始就明白這點,但是反過來考慮,如果我們使用這樣的車前燈,究竟是否可消除電動汽車特有的弱點呢,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井上一臉滿足地說,由于電動汽車并不會發出發動機噪音,因此實現了高度的靜音性,但是由于存在空氣流動的聲音,之前駕駛員毫不在意的噴嘴設計成為重點。由于空氣流動聲音的發生源是后視鏡,因此井上有種直覺,是否可通過將車前燈的透鏡蓋抬高的方式隔斷風流,從而阻止空氣在后視鏡流動呢,于是他馬上與設計部門合作進行了數次風洞實驗,最終終于獲得了可產生最理想風流的形狀。
井上真人說:“車前燈的設計工作真是很辛苦呢,我想這與大家都沒相關經驗有關吧。”
由于強調了“符合電動汽車特征”,因此將車前端部分盡可能削掉與打造出充滿個性的車前燈造型及降低風流動噪音等“電動汽車必要性能”存在密切的關聯性。
第二點是后排座椅的乘坐舒適性。既然是“實用車”,那就必須要保證在駕駛室中留出能容納5名成年人的寬敞空間,但是,傳統的電動汽車電池會壓縮駕駛室空間。
井上真人說:“我們在電池的配置上可是煞費苦心。在著手設計內飾的最初三個月內,我們一直將如何配置電池與設計一起進行考慮。最后設計師抱著負責任的態度經歷反復探討,將后端的地板高度下調,終于創造出了寬敞的車內空間而乘客一點都沒感覺到電池的存在。”
如何同時實現良好的乘坐舒適性及空氣動力性能是一個很大的課題。與之前的混合動力車采用最注重空氣動力性能的流線型車頂弧線相比,“日產LEAF”采用了更為傳統的車頂弧線。
井上真人說:“雖然車尾向下壓低的流線型車頂弧線從空氣動力學角度來看確實十分有利,但是這樣一來無論如何都要犧牲掉汽車后排座椅的頂部空間。因此我們通過同時實現良好的乘坐舒適性及空氣動力性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只有未配置發動機的電動汽車上才有的特性。例如由于車身下方沒有安置排氣管的必要,因此可將其平置。并且由于在車身下方裝備了底部罩殼及后舵,該部分流暢的空氣動力性能比汽油車及混合動力車更為優越。
另外,由于在車頂后端裝備了較大的擾流板,可對車身起到空氣阻流的作用,有效地控制空氣摩擦。在進行風洞試驗之時,如果對象是普通車型,從車身后方流過的空氣毫無規律性可言,但“日產LEAF”可使得空氣平穩集中地流動,不僅可確保充足的室內空間,而且還可實現理想的空氣動力。另外還可消除汽車高速行駛時空氣阻力所形成的升力,實現零升力的狀態。
一眼看著“日產LEAF”,容易對其產生一種對待普通乘用車般的親切感,其以“靈巧的流動性(Smart Fluidity)”為主題的設計概念之中融入了隨處可見的電動汽車的所獨有的先進元素。
致力于實現乘坐汽車的瞬間恍如感知未來的理念目標
駕駛員坐在座椅上,首先看到的是儀表盤及變速桿等內飾。一觸碰電源開關,儀表即開始運作,用手操作變速桿等的瞬間,即可感受到電動汽車的先進性,這是井上等設計師最大的心愿。
但是無論技術多先進,如果不能讓駕駛員產生認同感,就顯得毫無意義。
井上真人說:“例如無論如何改變換擋手柄的形狀,其真正的設計目的均用于操作變速箱。由于電動汽車是擁有全新機械構造的汽車,每設計一樣裝置均要考慮其實用意義,為了真正同時兼顧技術先進性及操作性,我感到很有必要從功能角度重新審視所有的裝置。”
井上真人對從儀表周圍裝置及儀表群到換擋手柄等構成內飾的各部分設計以零基準方式進行了研究。為此,除了日產汽車的設計師團隊外,還在美國的設計基地NDA(Nissan Design America)及歐洲的設計基地NDE(Nissan Design Europe)的團隊成員中征集意見,集中了日產汽車所有引以為豪的設計力量。
井上真人說:“由于“日產LEAF”沒有變速箱,因此沒必要將換擋手柄設計成傳統的形狀。因此設計團隊提出“將換擋手柄設計成如同鼠標般、前所未有的物體”,并以三維數據方式向研發團隊提交新裝置機構的的方案。通過利用By一Wire技術(將機械及物理裝置轉換為電動電子裝置的技術),創造出符合電動汽車特點及充滿未來操作感的換擋手柄。”
“日產LEAF”的儀表類裝置的配置也從頭開始,按照功能作用將兩個數據儀表配置在上下位置,在汽車行駛中,不需要移動視線即可通過儀表將應該了解的信息(速度、時刻、輔助環保駕駛功能的環境指數方法)盡收眼底。設計位于下方位置的儀表時要注意方便顯示電動汽車的必要信息(電池剩余量及可持續行駛距離等)。另外在位于中央儀表群之中、去除刻度盤的扁平面板中配置導航儀、音響及可操作空調的單元,設計內飾時要注重簡潔性,給人留下最新電子設備的印象。
另外在設計時還要注意汽車起動音。
井上真人說:“由于如今汽車導航儀是包含音頻的音響操控主要內容,在汽車起動之前不會發出聲音。因此,我們的對‘日產LEAF’的設計思路是針對汽車起動聲音另外設置了電路,起動汽車時這種聲音聽起來抑揚頓挫,彷如終于迎來未來。”
“日產LEAF”給我們帶來的未來相信是人類與汽車與自然共生的社會,因此設計時非常注重資源回收,例如將塑料瓶作為汽車座椅材料加以使用等,日產汽車的設計團隊在設計汽車時從設計階段起到汽車壽命結束的階段均認真考慮資源回收的問題,因此提高了資源回收率。
2010年11月,在“日產LEAF”即將上市之際,井上得到了好消息。
由于日產汽車致力于推廣“日產LEAF”及推動零排放社會的發展,憑借“日產LEAF”獲得了“優秀設計大獎”,該大獎是由財團法人日本產業設計振興會舉辦的綜合設計評價推薦獎項。
井上真人感嘆地說:“經常有人說我們不僅僅是設計電動汽車,而是在盡力設計‘與電動汽車息息相關的生活’,我對這評價感到非常高興,我認為設計不僅僅要注重外形,而且要設計出生活之中所應具備的外形及賦予汽車應有的元素,如果能做到這點,我會覺得非常幸福,當然我們的成功受益于我們擁有一個非常優秀的項目團隊,顯然這是我們成功的原因。”
井上說話的時候,表情流露出克服種種困難完成任務的滿足感。“日產LEAF”已開始行駛在大街小巷,而關注體現電動汽車可行性資料的人數也有所增長,在此,讓我們期待“新社會的到來”。
日產中國官網將使用Cookie技術為您帶來更好的網站體驗,如果您瀏覽此站點,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該技術。更多內容請參閱 《日產中國隱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