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80年代初,日本汽車制造商一舉贏得全球聲譽,日產技術中心隨之在厚木成立,并成為日產商品規劃、設計、研發等的中心。
憑最初500億日元投資建設而成的日產技術中心,員工數量在30年里幾乎增至3倍,達到約9500人,并擁有實地附加建筑,其中包括2006年建成的占地42,000平方米的全球設計綜合大樓。一年后,日產增設了新先進技術和工程中心。
從1982年瑪馳的首次登場,到具有突破性的車型誕生,其中包括Fairlady Z、GT-R和電動車聆風,日產技術中心在日產及英菲尼迪每款新車型的開發過程中,一直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前日產技術和工程開發部執行副總裁大久保(Nobuo Okubo)回憶起日產技術中心發展的每一步。
“建設日產技術中心時,使用計算機的新技術,如:三維數據處理和數字模擬,已出現迅猛的發展。建設期間,我們可以引入并采用這些最新的技術,”大久保先生在接受日產全球媒體中心采訪時說。“我覺得,正是這一點顯著改變了我們著手汽車開發的方式。”
日產技術中心亦對在全球拓展工程卓越文化至關重要,因為對亞洲、歐洲和美洲員工而言,日產已由一家著名的汽車出口企業演變成一家汽車專業技術出口企業。
隨著日產Power 88中期商業計劃有望在2016年以前約每六周推出一款新車型,日產技術中心員工隊伍在創造新款極富創造力的汽車方面依然一如既往地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我認為,只有日本和德國的汽車制造商掌握如此廣泛的技術,”前執行副總裁大久保先生說。“從這個意義上講,我預計日產技術中心將成為全日本汽車制造商的世界技術樞紐。”
我們即將踏上下一個30年的發展征程。
日產中國官網將使用Cookie技術為您帶來更好的網站體驗,如果您瀏覽此站點,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該技術。更多內容請參閱 《日產中國隱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