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3日,北京)近日,日產汽車公司公布了截至2016年3月31日的2015全財年(2015年4月1日至2016年3月31日)財務報告。日產汽車取得了全年收入和盈利的正增長。北美、西歐和中國市場對于新產品不斷增長的需求抵消了不利的外匯走向及新興市場銷量放緩或下滑帶來的影響。2015財年,日產汽車的經營利潤增長超過34%,達7,933億日元,占凈收入的6.5%,而同期凈收入額達12.19萬億日元。
根據管理層預估報表(含日產汽車在中國的合資公司的運營業績),2015財年日產汽車公司凈收入增至13.40萬億日元,同比增長7.7%;預估報表經營利潤同比增長30.2%,達9,355億日元,經營利潤率為7.0%。同期,日產汽車在全球共售出542萬輛汽車,同比增長2.0%。
日產汽車向東京證券交易所提交的2015財年收益信息如下:
截至2016年3月31日2015財年業績(基于東京證券交易所報表——中國合資公司部分基于權益法計算)1 | 2015財年 | 同比 |
凈收入 | 12.19萬億日元 (1,014億美元/919億歐元) | +7.2% |
經營利潤 | 7,933億日元 (66億美元/60億歐元) | +34.6% |
凈收益2 | 5,238億日元 (44億美元/40億歐元) | +14.5% |
以12個月內平均匯率120.2日元/美元和132.6日元/歐元為基準計算
日產汽車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表示:“這些穩健的業績表明我們持續的產品投放策略取得了成功,特別是在北美市場。令人鼓舞的新車市場需求以及不斷優化的成本效益,幫助我們抵消了因貨幣匯率產生的不利因素以及一些新興市場不穩定的貿易環境帶來的影響。明年,我們將進一步推進產品創新,特別是自動駕駛系統的創新,并增強雷諾-日產聯盟的協同效應。展望未來,我們在朝著“Nissan Power 88”中期事業計劃的目標不斷邁進的同時,繼續提升日產汽車的基礎業績。但是,考慮到市場和匯率的持續波動,我們對本財年的展望會比較謹慎。”
2016財年展望
2016年財年,日產汽車預期銷量為560萬輛,增長3.3%,約占全球市場份額的6.3%。日產西瑪、Altima、Titan皮卡以及英菲尼迪Q30等近期剛上市的車型,有望在明年繼續推動日產汽車的全球銷量。
基于對日產汽車銷量的堅定信心以及對外匯匯率的謹慎態度,日產汽車公司向東京證券交易所提交了2016財年預期(截至2017年3月31日),預期具體如下:
日產汽車公司2016財年預期(基于東京證券交易所報表——中國合資公司部分基于權益法計算)1 | |
凈收入 | 11.80萬億日元 (1,124億美元/983億歐元) |
經營利潤 | 7,100億日元 (68億美元/59億歐元) |
日常收益 | 8,000億日元 (76億美元/67億歐元) |
凈收益2 | 5,250億日元 (50億美元/44億歐元) |
以匯率105日元/美元,120日元/歐元為基準計算
1.從2013財年開始,日產汽車和東風汽車在中國成立的東風汽車有限公司,采用了權益法會計核算方法。盡管在此會計方法之下,凈收益報告不會發生改變,但此后的損益表中將不再包含東風汽車公司的收入和經營利潤。
2.凈收益應歸母公司持有人所有
欲了解更多日產汽車財務信息,請點擊如下鏈接查看:www.nissan-global.com/EN/IR/FINANCIAL/
日產汽車在中國:
日產汽車在中國的發展始于1973年,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日產汽車在中國取得了迅猛的發展。日產(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作為日產汽車駐北京的全資子公司與日產汽車公司一起管理在華投資。東風汽車有限公司作為日產汽車與東風汽車公司成立的合資企業,旗下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與東風英菲尼迪汽車有限公司分別負責日產品牌和英菲尼迪品牌乘用車業務,鄭州日產汽車公司則致力于成為輕型商用車(LCV)領域的專家。2015年,包括進口車、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在內,日產汽車在華銷量達到125.01萬輛。
關于日產汽車:
日產汽車是一家擁有豐富產品線的全球性汽車制造商,旗下擁有60多款日產、英菲尼迪及達特桑品牌車型。2015財年,日產汽車為全球消費者提供了超過542萬輛的汽車產品,同比增長2.0%,凈收入達到了12.19萬億日元。其設計、生產并銷售的純電動汽車日產聆風已成為史上最為暢銷的電動汽車。公司總部設在日本橫濱,經營范圍覆蓋東盟及大洋洲,非洲、中東及印度,中國,歐洲,拉丁美洲和北美洲六大地區。在全球范圍內,日產汽車的員工人數超過247,500名。自1999年3月起,日產汽車與法國汽車企業雷諾合作,成為雷諾-日產聯盟的一員。
更多關于日產汽車的新聞信息,歡迎瀏覽日產汽車新聞網站:newsroom.nissan-global.com
日產中國官網將使用Cookie技術為您帶來更好的網站體驗,如果您瀏覽此站點,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該技術。更多內容請參閱 《日產中國隱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