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1. 日產綠色計劃2016進一步采取早期生態措施。您能跟我們說說具體是如何做的么?
CEO:
該計劃中宣布了許多措施。第一項措施,與我們截至目前所做的每件事相比,是完全煥然一新的,那便是我們的意圖和我們的理想,即成為零排放移動的領先企業。我們將其與以下潛臺詞一同列入共同目標之中,即:到2016年,全球將有150萬輛由日產和雷諾生產的零排放量汽車,這仍將令我們在零排放量移動領域里居于領先地位。
接著,還有一項延續自前一項計劃的工作,就如同我們視為目標,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與2005年相比。為什么是2005年?因為這是前一項計劃的宣布年份。這不僅包括我們在零排放量(技術)方面所做的工作,而且包括Pure Drive及利用包括柴油、汽油發動機、巴西靈活燃料等在內的眾多技術實施持續改進。所以,這是該計劃中最重要的一點(其中一部分是加快kaizen(持續改進)),是對即將持續的過去的衡量,乃至突破,即零排放。
除它不僅與產品有關這樣一個事實之外,它還與工藝有關。它與制造有關,與設施有關,因為我們真正想要的是,確保公司在其活動的每一個方面都包含“做到環境友好”這一抱負。
問題2. 堅持這款產品及這款產品的基礎架構,尤其對電動汽車或零排放汽車而言,您預計2016年的前景如何?CEO:
我認為,從現在到2016年,我們所處的環境有許多事情會發生變化,許多事情已經(或即將)發生變化。無論我們何時審視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及法規演變的統計數據,我們都知道科技即將發生變化,就環境保護而言,不論各個國家將會擁有怎樣的法規和理想,科技都必須為之服務。
坦白說,我不知道我們如果不具備一些突破性的技術,如何才能實現我們的目標。我們不僅談論電動汽車,我們也在談論燃料電池,如你所知,我們正在非常努力地研究燃料電池。但重申一下,我們不想讓大家認為我們將自身局限于這一突破性的技術內,我們想繼續研究我們擁有的全部其他經典技術,這樣我們便能實實在在地發揮影響力。
問題3. 這項計劃亦涉及到企業社會責任(CSR),并將此作為日產綠色計劃(NGP)2016的基石。以往也曾有過CSR政策,此二者之間有何區別?
CEO:
企業社會責任正變得越來越重要。我是說,在我們眼里,企業社會責任一直都很重要,因為請不要忘記日產的基本價值觀是豐富人們的生活。當你豐富人們的生活時,它就不僅涉及到市值和利潤,而且也涉及到提高你運營所處的社會、甚至是偏遠社會的生活品質。
所以,即使對我們而言,這一直是一個目標,但我還是認為,在我們如今生活的這個環境里,企業社會責任日漸成為你審視公司的方式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當我提到你時,我不僅是指員工,而且也指我們的環境,而你看到的是品牌。
我們躋身全球50大公司之列,而且是最重要100個品牌之一。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想繼續進步,我們想在規模方面變得更加重要,我們想變成一個更受人尊敬的品牌。為此,這不僅需要經濟績效(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業績和經濟績效并不依靠它),而且也需要讓我們通過為社會謀福利,為自己贏得愛戴。我們談論環境,我們在宣傳教育方面有許多目標,而且在為慈善工作作出貢獻方面有許多目標,當人們需要慈善時尤為如此。
Q4. 回到NGP 2016上來,一家公司能夠作出像這樣的許諾,但沒有政府的援助或基礎設施,這些措施會顯得舉步維艱。看看像中國這樣的國家,日產需要什么,才能實現電動汽車或零排放技術的更大進步?
CEO:
就此而言,我認為公司和政府之間始終存在合作,始終都是這樣。不論我們身處何地,我們都始終需要與政府合作,這樣才能作出實質性的成績。我們需要就電動汽車與政府合作,實際上在我們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所有倡議時,也是如此。
我們在國家層面,在城市層面,或在社區層面,開展合作。這始終屬于公私合作。所以,我們不能只是說“是否這么做,取決于政府,”而與此同時,我們需要一些開誠布公,需要一些合作的機會。
在中國,我認為我們與中國政府的合作,與中國各省份的合作,與中國各個城市的合作,都是非常良好的。這就是為何我們在中國如此成功的原因之一。我們之所以能在中國實現增長,乃是因為我們找到與政府攜手合作的方法,這不僅僅是為了發展我們的業務,而且也是為了令日產成為一個受人喜愛的品牌,成為一個屬于中國人的品牌,成為中國品牌的一部分,進而為中國的發展作出貢獻。
所以,我們需要政府,這取決于我們能否說服并倡導政府應采取的倡議,以便讓我們的生活更輕松,讓我們的進步更加簡單。但重申一下,在這里發號施令的不是你,你只需要去說服。在中國,在歐洲,在泰國,在巴西 – 我們需要推銷自己,需要打開眼界,需要提出建議,并且始終堅信這樣一個事實,即:常識最終會占據上風。
日產中國官網將使用Cookie技術為您帶來更好的網站體驗,如果您瀏覽此站點,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該技術。更多內容請參閱 《日產中國隱私政策》 。